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何謂道?
我們聽到釋迦牟尼佛,就會覺得是有道者;聽到耶穌,也知道是有道者;甚至孔子、孟子、諸大聖賢,都是有道之人。乃至社會上有些人發言、處世有著相當的內容、內涵,就會說:「這後面一定是有道高人給他意見、給他指點。」高人,人人可做,但它不是玄虛、神秘、高不可測,它必須有道。有「道」,就能帶上所謂「高人」的智慧。
什麼是「道」呢?以下四點:
第一、慈愍好學謂之「道」:「道」在那裡?在於慈愍好學之心。心能好學,會有力量督促自己進步、增上;有慈愍心,會有悲願促使自己昇華、擴大。你能好學慈愍不間斷,可能一時之間看不到立竿見影的功效,經過日積月累,就會把自己打造成有「道」之人。
第二、正心善行謂之「道」:所謂:「欲修其身,必先正其心。」一個人能持守正心,不揚己善,不做害人之事、不說傷人之語,時時自我省察,正心誠意而行善,「道」便會在你的心中滋長。這樣的道德行為,會獲得眾人的敬重。
第三、覺己利人謂之「道」:宋朝大慧普覺禪師說:「學道人,逐日但將檢點他人底工夫,常自檢點,道業無有不辦。」我們每一天中,心裡都要挪出一個位置來自我反觀、反省,你可以覺悟到:我要變成什麼樣的人?我應該負什麼責任?我怎麼樣說話與人有利、做事與人有利?如何去幫助別人、服務別人?對社會國家盡心盡力?能如此覺己利人,這就是「道」的養成。
第四、昇華淨化謂之「道」:一個人如何生活?吃飯,良田萬頃,你日食幾何?睡覺,華屋千間,夜眠不過八尺,生活中的行住坐臥,真是有限。歷史上,明朝于謙「粉身碎骨都無怨,留得清白在人間」;唐朝劉禹錫「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」,都叫人欣羨不已。假如你也能夠把自己人格昇華、道德增上、慈悲善心擴大,這就是所謂「道」。
所以,人在世間,金銀財勢不是最富貴,權利名位也非最富有,重要的是有沒有「道」。一個有道者,比擁有名利富貴更為人敬仰。
何謂「道」,遵循以上四點,就不難體會了。
第一、慈愍好學謂之「道」。
第二、正心善行謂之「道」。
第三、覺己利人謂之「道」。
第四、昇華淨化謂之「道」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路
你走過路嗎?小孩子出生,第一個就要讓他學會走路;進入佛學院讀書,第一堂課也是教你如何排班走路。可見走路是人生一件重要的功課。路有很多種,火車在鐵路上行駛,汽車在公路上奔馳;飛機航行在天際中,船隻運行在海中央。人生有多少寬廣大路?有多少崎嶇小徑?有的人在巷道裡,繞來繞去繞不出來;有的人在康莊大道上,卻不知道前途目標在那裡?走到好路,走到不好的路,有時候也很難以抉擇。在此提供四種「路」參考。
第一、船的路是海洋:船要走路,走什麼路?汪洋就是船的路。多少客船,多少旅人,遠渡重洋,行走他鄉;多少商船,多少貨櫃,飄洋渡海,載至遠方。有船,海洋給遊子帶來歸情;有船,海洋給商人帶來希望。
第二、燈的路是夜晚:我們點的燈也有路,燈的路是在那裡?夜晚。夜裡給人不安恐懼,黑暗讓人迷失方向。有了明燈,夜晚會給遲歸的人安心;有了光明,黑暗中,迷路的人就有了目標。
第三、人的路是行善:人也要走路,人走什麼路?有兩條路,一條是善路,一條是惡路,當然我們要走善的那一條。行善,引導人們走向美好;行善,可以讓人獲得幸福。但是有的人是「天堂有路他不走,地獄無門闖進來。」他偏要走上惡路,那也只有等到他嘗到惡果,幡然醒悟時,才有回頭轉身的路了。
第四、道的路是悲智:所謂「道路」,道就是路。道的路是什麼?慈悲和智慧。佛陀有「兩足尊」之稱,因為他悲智雙運,所以福慧具足。因此我們修道,就要以「行佛」為路。行佛,就是行佛陀之所行,因為晦暗的世界,唯有佛日慈悲才能增輝;矇矓的人心,唯有法燈智慧才能照亮。我們學道,以悲智為路,慈悲如兩足,能遍行各地,了無障礙;智慧如雙目,能洞察真偽,發現實相。你用慈悲待人,彼此會和諧自在;你用智慧處事,凡事會順利圓滿。飛鳥以翱翔為路,魚兒以悠遊為路;軍人的路是服從,哲人的路是思考;商人勤奮就有致富之路,農夫耕作就有豐收之路;吾人在人生的道路上,應該走什麼路?
走信仰的路,走慈悲的路,走誠信的路,走真心的路。你要走奉獻眾生的路,要走服務社會的路?我對自己、對大眾舖好了什麼路?
條條大路通羅馬,種種大道入長安;羊腸小路不好走,窮途末路不可行;不管你走什麼路,就是千萬不要走上「不歸路」。
路的四種,提供選擇。
第一、船的路是海洋。
第二、燈的路是夜晚。
第三、人的路是行善。
第四、道的路是悲智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學道的方向
無論信仰宗教或是道德的養成,想要探究真理,深入精髓,都需要經歷一番身心的努力。學道,是一個十分耐人尋味的過程,偶爾難免會迷失,但只要不失方向,最終必能徹見真理風光。如何看清自己學道的目標與方向,以下四點:
第一、道之成在我:一位信徒問趙州禪師:「如何參禪悟道?」禪師不予理會,撇撇嘴說:「我要小便去。」走了幾步,停下來回頭告訴信徒:「你看!這等小事,還要我自己去,別人替代不了啊!」這意思是,學道是自我挑戰、自我超越的過程,點點滴滴,都需要親身經歷,如實感受,才能內化成為生命的體驗。因此,道之所成,是要靠自己去實踐、去圓滿的。
第二、道之行在時:世間萬事萬物的完成,都需要時間的醞釀。好比花苞要經過時間的含待,才能綻放,雞蛋也需要時間的孵育,小雞才會誕生。修道也是一樣,所謂「沒有天生的釋迦,沒有自然的彌勒」,要成熟心志、堅固道心,時間的歷練與耐心的養成,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。
第三、道之美在人:道之美,在於人的實踐彰顯。像佛陀時代擔糞尼提、貧女難陀,他們的身分雖然卑賤,生活窮困,但心中對法的恭敬與供養,卻是無上莊嚴清淨,流露的道氣,也因而美麗高貴。學道的人,重視的是內在的修持,以道德涵養自心,莊嚴自己,才能顯出「道」的美。
第四、道之證在修:佛教有所謂「修所成慧」,意即透過實修來體證自我的心性是否覺悟,道業是否增上。修,就是實踐、就是行持。好比要獲得一項專業技能,必須自我努力修習、專研,才能獲得;一如道業的成就,也要透過修行、內觀、參訪、服務等種種法門,以體驗宗教精神,體證真理。因此,道之證在修。
學道,不必拘泥身分,出家是學道,在家也一樣可以學道,二六時中,各行各業,都不妨礙學道,學道也不妨礙工作。
學道的方向在那裡?有以下這四點。
第一、道之成在我。
第二、道之行在時。
第三、道之美在人。
第四、道之證在修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調適生命之道
人生難免會有起起落落,若能懂得調適,逆境也會成為順境。生命需要調適,尤其是觀念的調適最為重要;擁有平靜的心靈,才能擁有善美的人生。「調適生命之道」有四點建議:
第一、「學習吃虧」能養德:比較、計較的日子不好過,因此人要學習吃虧。吃虧只是一時之失,得到長久的心安,討便宜雖是一時之勝,卻難保永久的勝利,好比兄弟相處若互不相讓,則有兄弟鬩牆之虞;朋友之間若互相占便宜,則不得深厚友誼。所以,從吃虧中學習退讓,久而久之,人的器量就會增大,人緣也就更廣了。
第二、「人我互調」能慈悲:要做好人際溝通,最強調的就是同理心,處處站在他人的立場來看事情,待人才能更圓融。如果每個人在埋怨別人前,都能人我互調地去考量別人的言行,那麼也就不容易起瞋心。好比你是一名員工,就必須考慮到主管的難處;你是主管,就應該照顧到員工的利益。凡事都能「待人如己」,為他人著想,才能和他人友好相處。
第三、「當然如此」能自在:一個人想要擁有智慧,觀念的建立很重要。受苦時,不以為苦,想當然也;受挫時,絕不灰心,想當然爾。能夠坦然接受人生的各種考驗,生活才會過得自在安忍;凡事如果都認為自己有理,則經常要怨天尤人,人生不易成長,唯有去除我見、我執,「當然如此」地接受,才是一種進步。
第四、「享有就好」能常樂:人生不一定要擁有,享有就好。好比山河大地雖然不是我的,但是我可以悠遊其中;別人擁有骨董、寶貝不是我的,但是我的眼睛能夠欣賞。富有之人,即使擁有廣廈千間,患得患失,又有何幸福可言;平民百姓雖然沒有榮華富貴,卻能隨心所欲,安然自在。有的人見不得人家擁有,給予搶奪、侵犯。
其實,能隨喜讚歎,享有歡喜不是更好嗎?世間不可能樣樣擁有,但是享有的樂趣卻是無窮盡的。
「調適生命」是人一生的功課。人人若能調適生命,生命淨化,社會也將呈現一片祥和。「調適生命之道」有四點:
第一、「學習吃虧」能養德。
第二、「人我互調」能慈悲。
第三、「當然如此」能自在。
第四、「享有就好」能常樂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修道者以何為法樂(一)
思想是人類生命最重要的軸心,以正知、正見為首的「八正道」,是生命積極的道路。所謂修道或修行,最重要的就是對於人間事物賦予積極、正面、歡喜的眼光,對生活重新估定價值,以此清淨、解脫與「緣起性空」相應的新價值觀,走向圓滿究竟的生命。所以修行者當以實踐新價值觀為其「法樂」。修道者以何為法樂?
第一、以自我革新為樂:凡有心修道者,應在自心中常念:世間無常迅速,生命在呼吸間,怎能浪費珍貴的時間在無明與煩惱之中?修道者認清生命的事實,但求轉煩惱為菩提、轉黑暗為光明、化瞋怨為歡喜,不斷的革除陋習,修正自我的思想行為,從點點滴滴的小小體悟,匯集成豁然開朗的大徹大悟。
第二、以誦經念佛為樂:修道者以開悟聖者為學習目標,特別是對佛陀聖教的學習,都要實踐於日常生活中。但在擾攘的紅塵俗世,常會聽到人們說長論短或製造是非。如果將專注於是非煩惱的心思,用來聽聞誦經的清淨梵音,專注在念佛的海潮音聲中,會讓內心生起法喜法樂。所以在佛門裡面,與人打招呼,以一聲包含祝福對方無量光明與歡喜的「阿彌陀佛」,來表示自己的真誠心意。念念不離佛號,把一聲「阿彌陀佛」念到一切時、一切處,走到那裡都能歡喜自在。
第三、以禪坐經行為樂:「吾有法樂,不樂世俗之樂。」這是維摩居士最有名的一句法語。學佛禪修者,可以到設有禪堂的寺院道場學習禪修,也可以抄經、拜佛、誦經、持咒等,這些方法,都能將身心上的負擔放下或沉澱,體驗佛法之妙,自然帶來再出發的活力。
第四、以布施結緣為樂:布施結緣是事業成功的不二法門,也是家庭圓滿的重要內涵,甚至做人處事、修行佛道,也離不開布施。布施還要結善緣,例如以鼓勵之語言、真誠的讚美來激勵他人,能增加他人信心;布施時間,陪伴孤獨,加持勇氣於他人,能幫助他人破繭而出。無論對親朋好友或是素昧平生之人,如果明白對方有這樣的需求,隨時一句貼心的關懷,甚至精心營造的歡樂,都能溫暖人間。如果人人都歡喜布施結緣,你、我、他都能歡喜和諧、同體共生。
修道者處於世間,但在他們眼中,「慈眼視眾生」比「心中只有我」更重要。他們如世人一般有著事業職務,需要日常飲食,心境卻是遠離紅塵,與世無爭,散發出與自然相應的氣質,有著超然物外的情操。發心修道的人,內不著妄心,外不著妄境,不以世俗五欲為樂,內心有著更多的法喜自在。修道者以何為樂?
第一、以自我革新為樂
。
第二、以誦經念佛為樂。
第三、以禪坐經行為樂。
第四、以布施結緣為樂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修道者以何為法樂(二)
有志修行者,既以人間為道場,平時應注重群我關係,關懷身心家國世界,適時給人歡喜、給人信心、給人希望、給人方便,又能「以眾為我」,以「有願擔當」為榮,以「力行實踐」為樂,為人間增進真善美的境界。什麼是修道者的快樂呢?以下列舉四點:
第一、以奉獻服務為樂:一般人的想法,總以為自己過得舒服最快樂,修道者卻認為,要能奉獻生命的光與熱,才是長久的快樂。因此,他們發心做義工,投入社區服務,為傷殘人士爭取福利,幫助特教兒童等。他們奉獻一己之能,以助人為樂,樂此不疲。以服務奉獻為樂之人,具有菩薩的性格,提升自我的人格也比一般人快速,心中也比一般人法喜。這就是投身服務工作帶來的「附加善果」。
第二、以感恩知足為樂:世間上有錢、有權、有名、有利的人,如果少了感恩知足,就會過得空虛而缺少內涵。缺少物質還不是生命的大患,生命缺少感恩知足的歡喜,則一生悲苦不平、擾攘不寧。做人做事要能感恩圖報,甚至要「滴水之恩,湧泉以報」,因為快樂是來自於心中的能源。舉例說,如果老闆不懂得感恩員工,只知壓榨員工血汗,公司業務必然難以發展,甚至很快面臨困境。員工不知感恩公司,只知索求無度,勞資雙方都會兩敗俱傷。反之,如果能夠彼此感恩,互相體諒,以真心誠意研討得失對策,必定能夠合作無間,大展鴻圖。
第三、以隨緣方便為樂:修行的法門為什麼會有「八萬四千種」呢?因為「法」是為人而說的,又因為每個人的根基不同,所以要有許多方便法門來對治。但這些法門都不離開重要的軸心,在佛教謂「觀機逗教」,在儒家曰「因材施教」,只要隨順眾生的覺性,隨緣方便度化,應機說法,無論是本身的修行,或在日常生活中助他、度他,必能在隨緣中得到自在。
第四、以宣揚正法為樂: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成佛後,立即到鹿野苑轉法輪、度化五比丘,打開了世間光明的大道。此後四十九年間,為宣揚正法而行腳弘化,直至涅槃。佛陀十大弟子中,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尊者,樂於到偏遠蠻荒之地弘法;印度弘揚空觀思想的聖僧龍樹、提婆菩薩,弘揚唯識思想的世親、無著菩薩,都是將一生奉獻給弘揚佛法的工作,今日才有這些生命的佛法明燈,照亮千古的輪迴之路。今日的修行者,也應以弘揚正法,流傳世世代代的未來,報答佛陀及先聖先哲的恩德,圓滿本身的功行。如此,有能力為正法盡一己之力者,乃是世間至高幸福之人。
如是,修道者從奉獻服務中昇華生命,從感恩知足中充實內涵,在隨緣方便中安頓身心,於宣揚正法中圓滿自他。快樂從那裡來?
第一、以奉獻服務為樂。
第二、以感恩知足為樂。
第三、以隨緣方便為樂。
第四、以宣揚正法為樂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求道四心
大部分的人在不同階段都會有所追求,童年、青少年時期要求學;長大成人要追求婚姻伴侶;畢業後要追求具足財富、事業發展等等,在各方面都有基礎後,他可能對這世間種種物質外在感到不能滿足,因此他開始求道。求道也要有求道的心,才能有所成就,以下四種心是必須具備的:
第一、能捨一切所有而不望報:有的時候,我們懂得布施、懂得慈悲、懂得服務,但是布施、慈悲、服務之餘,總希望別人能回報於我們。一有這種貪求望報的心理,就不是真的「道」,不是真正的功德。求道的人,他能捨一切所有而不望報,就好像太陽普照大地,而沒有要求大地萬物回報給他,所以太陽才成其擴大、成其普遍、成其永恆。
第二、能失生命財產而不捨法:一個求道人,他寧可以損失財產,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,都不會捨棄自己的道、自己的佛法、自己的信仰、自己的宗教。能可以看自己的道德、人格、信仰更重於生命財產,把道、信仰,看成比生命財產還重要,這才是求道之心。
第三、能信甚深因果而不疑惑:有時候,有的人對於自己一時的榮辱得失際遇,就心起懷疑,不信因果。所謂:「種瓜得瓜、種豆得豆」、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,因果是不會錯誤的,因果的法則,比電腦還要準確,對於甚深因果不要疑惑,它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條,而是我們心中的一把尺,度量自己的命運。因此,深信因果,就能為自己承擔、負責。
第四、能持清淨戒法而不毀犯:所謂「戒為無上菩提本,應當一心持淨戒。」戒是邁向解脫自在的法門,持戒是一種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的慈悲心與菩薩道的具體表現。因此,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修道者,甚至只是一個沙彌,對矜持的信仰戒條,都不會輕易去毀犯。守持戒律時,應把握戒的基本精神,才不會拘泥戒條的形式,而能與時俱進,安頓身心,淨化社會。
求道是為了昇華我們的人格,為了淨化我們的煩惱,為了擴大我們的心胸,為了莊嚴我們的世界,讓我們的生命更長久,更有意義。以上求道四心,是我們應抱持的信念。
第一、能捨一切所有而不望報。
第二、能失生命財產而不捨法。
第三、能信甚深因果而不疑惑。
第四、能持清淨戒法而不毀犯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道心
在佛教叢林裡看人,不一定看他的聰明、能力,主要是看他的道心。他愛護不愛護公家的物品,這就是道心;他對大眾護持不護持,這就是道心;他對團體盡忠不盡忠,這就是道心;他對奉獻服務勤勞不勤勞,這就是道心。此外,什麼是道心?有四點說明:
第一、直心無諂是道心:直心就是沒有諂曲、沒有獻媚、沒有逢迎、沒有虛假,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;直心才容易入道,所以在《維摩經》裡說:「直心是道場。」平常我們與人交朋友,乃至待人處世,也要用一顆平直無諂曲的心,才合乎道德;如果沒有直心,缺乏真誠,那就不合乎道德。
第二、正心無邪是道心:正心就是公正平等之心。一般人的心,都是不平等的,對於我所親愛的人,或是我的同學、我的同事、我的同鄉,就對他好一點;我所不愛的人,或是跟我不同思想、不同種族的人,就對他差一點。因為不能用平等心待人,所以有偏見、有邪見,這就難以入道;能夠正心無私,才是道心。
第三、真心無偽是道心:真心就是沒有虛假、沒有污染的心。一個人若無真心,做事容易起煩惱;一份「真心」,內含恭敬、平等、慈悲、智慧、謙虛等美德。所以有真心的人講話,都是真實語、如實語、不異語、不妄語;做人也都是真實、單純而沒有虛假,這就是道心。
第四、慈心無暴是道心:經云:「慈能與樂,悲能拔苦。」慈悲心就是給人歡喜,給人快樂,給人幸福,給人方便;能夠拔除別人的痛苦,消除別人的困難,就是慈悲心。
有慈悲心的人自然不會用暴力待人,也不會用欺騙的手段或耍各種計謀來打擊別人,這就是道心。
因此,什麼是道心?有四點:
第一、直心無諂是道心。
第二、正心無邪是道心。
第三、真心無偽是道心。
第四、慈心無暴是道心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學道的準則
世間上每個人追求的目標都不一樣,有的人一心只想賺錢,有的人醉心迷戀於愛情,有的人希求名聞利養,有的人志在求道修行。
在佛門裡有所謂「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」。求道學法的人最怕心態不對而走偏了路,甚至著了魔道,所以有心學道修行的人,應該注意六點:
第一、不得貪求神通:學道的人有時候希求神通,例如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神足通、宿命通、漏盡通等,佛教稱為「六通」。但是一個人有了「神通」真的很好嗎?比方說有人在背後毀謗你、批評你、謾罵你,你沒有天耳通,聽不到,日子比較安然好過;如果你有了天耳通,但卻沒有很好的修養、道德,你聽到人家批評你、毀謗你,心裡一定不好受。你有天眼通,別人瞞著你做一些對不起你的事,你也會很難受;如果你沒有天眼通,看不到,自然「眼不見,心不煩」。所以,學道的人如果自己的成就、道念還沒有到達一定的程度,最好還是不要貪求神通,有神通未必是好事!
第二、不能用心邪道:有的人學道總是抱著一份好奇心,希望這個也學、那個也學;這個參加、那個也要參加。其實,平常心就是道,不必好奇;你念佛,就把一句佛號念好;你打坐,就好好的老實打坐。尤其學佛修行,最重要的就是正見,千萬不能用心邪道,否則學道不成反為魔用。
第三、不必希求妙果:一般學道修行的人,莫不希望趕快開悟,馬上證果,馬上得到許多玄奇神妙的靈異。由於最初的用心不正,所謂「因地不正,果遭迂曲」。這也是學道者所應注意的。
第四、不可自生疑慮:信仰宗教的人,應該依著善知識指導修行,千萬不可自己盲修瞎練,或是患得患失,心裡產生疑慮,這是自尋苦惱,自找麻煩!
第五、不起恐怖妄想:學道的人,懂得「如是因,感如是果」,就沒有什麼恐怖的。因為自己沒有造下惡因,自然不怕自食惡果;反之,如果你造下了五逆大罪,即使怕墮地獄,也不是怕就能躲得了的。所以自己要有信心,不必恐怖!
第六、肯定自心是佛:學佛的人對自我的尊重,尊重自我的性靈,尊重自我的佛性,尊重我自己「自心是佛」,這是最重要的。所謂「即心即佛」、「即佛即心」,你有信心自己可以成佛,那麼世上還有什麼事不能成的呢?因此,學道修行的準則有六點:
第一、不得貪求神通。
第二、不能用心邪道。
第三、不必希求妙果。
第四、不可自生疑慮。
第五、不起恐怖妄想。
第六、肯定自心是佛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超越世間
世間人為了生死,悲喜交替;為了生計,憂悲苦惱;為了貧富,斤斤計較;為了有無,惶惶不安。一天當中,忽悲忽喜,忽苦忽樂,好像熱鍋上的螞蟻,失去了方向。因此,在這一個動亂的生活裡,總想有一點解脫自在的生活,超越現實,超越對待。如何超越呢?有四點意見:
第一、要視生死一如也:一般人以為生可喜、死可悲,開悟的禪師卻視生死一如,坐脫立亡,來去自如。生死,也是觀念的轉變。過去有位母親想要尋死,老和尚告訴她:「既然你生命不要了,就把它奉獻給佛教吧!」她若有所悟,從此在服務的義工生活裡,獲得歡喜,也獲得重生。生死是什麼?如薪盡火傳、如蟬脫殼,此死彼生,「生未嘗生,死未嘗死」;視生死一如,就能超越限制,超越輪迴。
第二、要視苦樂一味也:中藥裡,甘草味甘,具清熱解毒之效;黃連味苦,亦可解熱去毒,可見甘苦同功也。練功,下苦功夫,才會有所榮耀成就;小丑,內化辛酸,帶給世人歡樂,苦樂亦是同體也。能將苦樂調為一味,認知苦是一種奮鬥、一種增上、一種成果,也就能「處苦境不覺得苦,處樂境也不以為樂」,超越感受,體會中道的生活。
第三、要視貧富一念也:人生的幸福快樂,貧富不是絕對的條件,也不是判定人格尊嚴的標準;有人粗茶淡飯不改其樂,有人富甲一方,仍然憂愁煩惱。如果心裡擁有滿足、歡喜、豁達、緣份、平安,即使身無立錐之地,也可以超越貧富,享有三千大千世界。
第四、要視空有一體也:大部分的人視「空」和「有」為截然不同的境界,「有」的,就不是「空」,「空」的,絕對不可能「有」,用二分法把空、有的關係一刀兩斷。事實上,空、有是一體兩面,好比手心和手背都是肉,又好比孿生兄弟,兩者相需相求、相生相成。如同杯子空了,可以裝水;口袋空了,可以置物。認識空有一體,可以發揮無限。
超越世間,就要超越對待,就要超越分別。所謂:「猶如木人看花鳥,何妨萬物假圍繞?」面對紛擾生活,面對萬花世界,內心不會動搖,這就是超越。如何超越世間?有以上四點意見。
第一、要視生死一如也。
第二、要視苦樂一味也。
第三、要視貧富一念也。
第四、要視空有一體也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修道者的心
現在世界上有很多的宗教,不管信仰什麼宗教的人,都要講究修道。修道者要有修道者的心;如果光有一個修道的名,而沒有修道的心,那也是徒具虛名。
什麼是修道者的心呢?有四點:
第一、濃淡,要有不拘的中道心:在這個世間上,人情有濃有淡,有時候別人對我們表現得很親、很濃,有時候又覺得很疏、很淡。在時濃時淡的人情裡,有的人容易患得患失,所以就被人情束縛了;如果你能具有濃淡不拘的中道心,那麼你就能獲得解脫自在,這就是一個修道的人。
第二、順逆,要有不憂的雅量心:順境、逆境,這是人生必然的境遇!有的人順境來了就好高興;逆境來了就很煩惱、很排拒,這是表示自己沒有力量,不僅憂愁擔當不起,歡喜也沒有修養接受,所以在順逆的境界裡動盪不已。假如能夠有順逆不憂的雅量心,就如同彌勒菩薩的乾坤袋,好和不好都放到他的乾坤袋裡,何等自在!所以我們要想學習布袋和尚的自在,應該要有順逆不憂的雅量心。
第三、哀樂,要有不入的平常心:榮枯、哀樂,這也是人生的實相。能夠做到哀而不傷,樂而不縱,喜樂悲哀都不會侵入到我的心裡,我都能消融它、化解它,這就是一種修道者的心了。
第四、有無,要有不計的平等心:世間上的人,每天總在「有無」裡計較:有錢財,無錢財;有人喜歡我,沒有人喜歡我;我有了一棟大樓,我又倒閉了。天天就在「有無」裡面上下起舞,終日不得安寧。如果我們能夠懂得,有,有也不是我的,是共有的財產;無,也沒有關係,無是無量、無邊、無限,無會更多。能夠有這種有無不計較的平等心,那就能與道相應了。
所以,一個修道者的心,對於世間的濃淡、順逆、哀樂、有無,要能做到:
第一、濃淡,要有不拘的中道心。
第二、順逆,要有不憂的雅量心。
第三、哀樂,要有不入的平常心。
第四、有無,要有不計的平等心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日常修行
修行非口號、形式,而是要將佛法運用到生活裡。修行離開了生活,離開了人間,就沒有修行可言。日常中怎麼修行呢?以下提出四點:
第一、以念佛來制心一處:「念佛一聲,罪滅河沙。」念佛有殊勝的功德,因為佛號可以驅逐我們虛假分別的妄心。尤其當心煩意躁時,一心一意稱念佛號,念到心無染著,自然就能放下身心罣礙的世界。念到「佛即是我,我即是佛」,念到自己佛性出來,那就達到念佛的目的了。
第二、以數息來呼吸順暢:要對治妄念,可以用念佛法門;對治散亂,則可用數息的方式。《六妙法門》云:「於數息中,證空靜定,以覺身心,寂然無所緣念。」數息就是數自己的息,呼氣、吸氣,這一呼一吸稱做一息。呼吸要長短分明,緩慢的一進一出。調至呼吸平穩,氣息不粗喘,慢慢的,平常生活、待人處事中,也就能不慌不忙,氣定神閒了。
第三、以感恩來惜福愛物:常懷感恩心,是做人處事重要的修行。感恩是美德,感恩是富有。因為感恩,所以能懂得惜福愛物,不致浪費。匱乏的人,總想從別人那裡獲得什麼;富有的人,卻是心存感謝,時時想要施與別人。這個世界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,東西要能與人共有共享,才能共榮共存。能夠懂得感恩、惜福愛物、分享布施的人,就是人生最大的富有者。
第四、以懺悔來反省言行: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。」一個人最怕的不是犯了過失,而是犯了過失仍然不知道悔改。好比陷入錯誤的泥淖裡,若能及時回頭,仍可得救;如果一意孤行或自怨自艾,耽溺於過失中不肯自拔,則將愈陷愈深,終致滅頂。所謂「不怕無明起,只怕覺照遲。」當無明煩惱生起現行時,只要察覺並懂得懺悔,仍然是個清淨善良的人。個人常常懺悔,言行就會進步;人人都有慚愧懺悔的心,人我之間就沒有爭執,這個社會就會「共生吉祥」。
修行是實踐的功夫,是從身心行儀裡流露出來的道德、涵養。有修行才有福德,人生也才會圓滿。
日常生活中要如何修行?
第一、以念佛來制心一處。
第二、以數息來呼吸順暢。
第三、以感恩來惜福愛物。
第四、以懺悔來反省言行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現代的道場
自古以來,寺院就是藝術的殿堂,佛像雕刻、繪畫,乃至寺院本身的建築之美,令人自然心生寧靜祥和之感。置身其間,聆聽晨鐘暮鼓、磬漁梵唱,帶給人心靈的淨化、精神的鼓舞、思想的啟發,對社會人心產生一股道德的自我約束力。時至現代化的今日,道場的功能又擴大了,有那些功用呢?
第一、傳統與現代結合:傳統叢林有著早晚課誦、鐘板號令、禪修念佛與法會等修持特色,現代的寺院,除此之外,更具有現代化的設備,如千人用餐的齋堂、寬敞的會議室、講說的經堂、方便的視聽室等等,針對不同根機的眾生,給予契理契機的接引因緣。結合寺院傳統的特色與現代化的功能,發揮淨化人心、改善社會風氣的力量更大。
第二、僧眾與信眾共有:過去的寺院道場都是出家人所有,過去的佛教,也主要靠出家人來弘揚發展。時至今日,佛教已經傳播到全球五大洲,僅憑少數出家人的努力,顯然不足;尤其隨著教育的普及,在家眾中,才學豐富者也不在少數。因此,現代化的寺院道場,在一個教主佛陀的感召之下,寺院道場為僧信二眾共有,彼此敞開心胸,相互融和幫助;在一個人間佛教的信仰之下動員,彼此尊重包容,共同發揮弘化的力量。
第三、行持與慧解並重:現代的寺院道場,有著行解並重的功能。所謂:「行在禪淨雙修,解在一切佛法。」除了禪堂、念佛、禮懺、法會等共修課程,讓身心達到安定、淨化之效,並有講經說法,以增進慧解,消除煩惱。此外,也舉辦各種社教課程、活動,從自利利他中,福慧雙修、知行合一。
第四、宗教與藝文合一:傳統寺院本來就具有藝文之美,雕樑畫棟、歌唄讚詠、詩書畫作等,都給予眾生有著不同的心靈感受。現代化的寺院道場,更是重視藝文的內涵,其舉辦各種文學、心理、藝術等講座,各種講習會、讀書會、研習營,並設有滴水坊、陳列館、展覽館、寶藏館、美術館等,可以說,讓佛教與藝文結合外,更展現寺院多元化的功能。
佛教寺院的意義何在?世間的錢財,只能拯救肉身生命,濟人燃眉之急,但無法息滅貪瞋癡三毒;佛法的布施,能更進一步地淨化心靈,孕育法身慧命,使人斷除煩惱,了生脫死,其影響及於生生世世,這才是最徹底的慈善事業。今日現代化的佛教,寺院道場就是學校,就是加油站,就是百貨公司,它淨化我們的心靈,豐富我們的生活,擴大我們的願心,昇華我們的生命。現代寺院道場的功能有這四點:
第一、傳統與現代結合。
第二、僧眾與信眾共有。
第三、行持與慧解並重。
第四、宗教與藝文合一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修行
修行不是專指宗教的行為,也不只是外表的形式,而是內心道德的養成,人格的昇華。所謂「有德者得民心,有道者受人欽」,春秋時期,宋國宰相子罕注重修行,賢名遠播,即使宋國受到三個強國包圍,都沒有受到侵犯;戰國時期,魏國的段干木德行高尚,秦國因尊重他而撤兵。如何是修行之道?有四點意見:
第一、處眾時,要有敏銳的觸覺:大眾猶如一個大冶洪爐,冶煉每個人的性情。處在形形色色的大眾中,待人處事,都要培養敏銳的覺知。像處理事情時,要能從一個點聯想到其他的點,由點而線,再由線考量到全面,對於事物能有整體的觀念,時空都能拿捏得恰如其分,就不會掛一漏萬。
第二、勞動中,要有植福的觀念:許多年輕人畏懼勞動,害怕勞動,這樣容易養成懈怠懶惰。佛門裡訓練人才,經常要他從搬柴運水、舂米種菜、廚房典座、行堂掃地,為大眾服務開始。甚至連百丈禪師都說:「我無德勞人,人生在世,若不親自勞動,豈不成廢人?」由此可知,從勞動中培植福德,不僅學習謙卑忍耐,也養成堅韌的意志。
第三、布施時,要有無相的慧解:佛門裡常對布施者讚嘆說:「功德無量。」所謂無量,不在數字的大小,而在發心。你心量有多大,結的緣就有多廣。《金剛經》云:「若菩薩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」也就是說布施時,不執著有布施的我、布施的東西,以及受布施的人,當然更不心存回報的念頭。如此布施,自然了無牽掛,自、他都自在。
第四、心靈內,要有道德的基礎:西晉名將羊祜,無論為官或治軍,皆重視仁德,並為朝庭舉薦人才,不為人知;在陣前,他厚待敵軍降將,使得歸降者愈來愈多。宋朝趙概位居翰林學士,為人仁慈寬厚,救濟他人,嚴謹行事,克己修身,每日以黑豆計算惡念,黃豆計算善念,隨時內省策勵,終於成為德行高尚之人。
修行不須到遠處,而是要從日常自我的修正做起,超越自己,健全自己,進而開發生命內涵與意義。修行之道,有以上這四點意見。
第一、處眾時,要有敏銳的觸覺。
第二、勞動中,要有植福的觀念。
第三、布施時,要有無相的慧解。
第四、心靈內,要有道德的基礎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修行之人
修行,含有實習、修養、實踐之意;簡單的說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。宗教本即有信仰與修行的雙重要求,以佛教而言,行者自身欲實現佛陀體驗之境界,而專心精研修養,則稱為「修行」;而實行修行功夫者,則稱之為「行者」。一般來說,我們看到出家人,便說這是修行的人;看到學佛的居士,也說這是修行的人;或者看到吃素的人,甚至看到有道德、有慈悲的聖賢,也稱之為有修行的人。到底什麼是修行之人?有四點看法:
第一、能為眾生說因果:一個人可以不信佛教,但不能不信因果,所謂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;不是不報,時辰未到。」善惡因果是非常科學的理則,一個人有了因果觀念,就不敢為非作歹;有了因果觀念,就不致於亂了自己的生活,亂了社會的秩序。因此,凡是能為人宣說因果道理的人,就是修行之人。
第二、能為眾生解困厄:當眾生有困難、苦厄時,我能幫他解除,就等於他挑的擔子太重了,我幫他分擔一點;他心中的障礙太多了,我替他分憂解勞。尤其能用佛法讓人遠離無明,讓人解除心裡的煩惱、束縛,這樣的人也可以稱為修行之人。
第三、能與眾生共患難:有的人有福能同享,有難卻不能同當。一個修行的人,當別人有了困難時,應該立刻給予幫助。例如,當別人需要協助的時候,給他一些助緣,陪他共度難關;當別人傷心、失意時,給他一個笑容、一句鼓勵,助他跨出心情的谷底。像這樣的人,也是修行之人。
第四、能與眾生共安樂:願意與人共患難的人固然難得,有時當別人歡喜快樂時,也要能隨順眾生,跟著大家一起同樂。如果別人歡喜,你卻哭喪著臉,不但自己痛苦,也破壞別人歡喜的心情。因此,當別人快樂時,不能破壞他、忌妒他、傷害他,而要懂得隨喜讚歎,懂得助人之興,懂得與大家共安樂,這種人也可稱為修行之人。
所謂「修行」,不一定要每天誦多少經、拜多少佛、做多少功德善事;重要的是能在生活中,時時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,隨喜隨緣的助人、與人為善,這就是最好的修行。所以,何謂修行之人?有四點意見:
第一、能為眾生說因果。
第二、能為眾生解困厄。
第三、能與眾生共患難。
第四、能與眾生共安樂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修行之要
我們常聽人說:要「修心養性」,「心」固然要修行,其實身體的六根,眼睛要修行,耳朵要修行,嘴巴要修行,五官四肢都要修行。所以「修行之要」,也不光只是修「心」,而是應該從身到心,裡外都要修行。
茲有四點意見提供參考:
第一、面上無瞋是供養:佛教講供養,一般信徒對佛菩薩有「十供養」,就是:香、花、燈、塗、果、茶、食、寶、珠、衣。其實我們對人最好的供養,也不一定要用在物質上講究,有的人送紅包、送水果、送紀念品,但是如果沒有真心誠意,板著一個面孔,也沒有意思;倒不如一臉真誠、無瞋的微笑,更能給人歡喜。微笑是最美麗的色彩,世界上哪一個人不希望看到別人對他微笑呢?所以「面上無瞋」,這是最好的供養。
第二、口中讚歎出妙香:現在是一個很重視色彩、聲音的時代,我們除了臉上要常保笑容以外,口裡更要經常有讚歎的音聲。你看,現在的廣播電臺、電視公司,都很講究音響,有的音響音質很美,價值幾十萬;有的音響雜音很多,只值幾千塊錢。音響有好壞,我們人的口也有好壞,有的人一開口說話,就是要損人,所謂「狗嘴裡吐不出象牙」;有的人說話如天籟,如花香,讓人聽了心花怒放,樂於親近。能夠說出讓人歡喜、受用的話,才有價值,才是最好的供養。
第三、心裡慈悲無價寶:一般人的心中,經常被貪瞋癡所佔據,所以要「修心」。心要怎麼修?最要緊的是修出「慈悲」來。佛教講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。」「慈悲」的定義就是「慈能與樂,悲能拔苦」,能夠帶給別人快樂,拔除別人的痛苦,這就是最好的修行,也是最上的無價之寶。
第四、佛光普照福壽康:常有人問「佛在那裡?」佛在常寂光淨土裡,佛在極樂世界裡,佛在虛空法界裡,這種種的說法都沒有錯。但是,學佛最重要的,要把佛修到自己的心裡來,要把佛修到自己的感覺裡。假如你的心中有佛,你感覺得到佛的存在,你能與佛的法身同在,所謂「佛光普照」,自然能夠獲得福壽永康寧。所以,我們講修行,最好是六根互用、六根共修。「修行之要」的四點意見,就是:
第一、面上無瞋是供養。
第二、口中讚歎出妙香。
第三、心裡慈悲無價寶。
第四、佛光普照福壽康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六根修行
常聽人說:「人要修心養性。」其實光是「修心」還是不夠的。人體上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等六根,他們每天接觸六塵,攀緣外境,引誘我們造作種種的惡業,因此佛經形容六根如同六個盜賊,時時在竊取我們的功德法財。我們要如何避免受到「六根」所害,就是要做好六根的修行。六根如何修行,說明如下:
第一、眼能見己身之過:一般人的眼睛,都是用來看別人的過錯,卻看不到自己的缺失,因此整天討厭這個、不滿那個。如果我們能改變自己,不再光看到別人的不是,而能「反觀自照」,看到自己的過失、自己的不是,這就是眼睛的修行。
第二、耳能聞逆耳之言:俗語說:「良藥苦口,忠言逆耳。」一般人的耳朵,只喜歡聽別人讚美我,說我的好話,但對朋友誠懇的忠告,卻是置若罔聞,甚至心生反感。如果我們現在能歡喜納受別人的規過、勸諫之聲,甚至「聞過則喜」,這就是耳朵的修行。
第三、鼻能嗅聖賢之香:有人形容,鼻子追逐香臭之味,就像「探子」打聽軍情一樣,可見鼻子的敏銳。不過一般人的鼻子,一天到晚只是追逐飲食的香味,如果我們能進而嗅到聖賢道德的芬芳之味,這就是鼻子的修行。
第四、舌能嚐真理之味:舌能嚐鮮,是謂「口福」,一般人更以能夠嚐盡天下的珍饈美味,是為莫大的福報。不過,「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。」這也是人盡皆知的道理,所以我們最好要讓舌頭經常咀嚼真理的法味,進而能口宣佛法真理,這就是舌頭的修行。
第五、身能觸清淨之境:人的身體喜歡接觸冷熱適中、柔軟細滑的東西,所以我們要坐沙發、睡床鋪,享受冷氣等。如果能偶爾到寺院道場去禪坐、禮拜、端身、正直,讓身體感觸清淨的境界,這就是身體的修行。
第六、意能思慈和之樂:語云:「人不自私,天誅地滅。」一般人每天心心念念想到的,都是自己如何獲利、如何揚名、如何發財、如何成功。如果我們能夠進而想到:我要慈悲、我要公正、我要和平、我要助人。尤其要能夠有「但願眾生得離苦,不為自己求安樂」之念,這就是心的修行。
修行非口頭上、意念上、說給人家聽的修行,而是要能真正地去實修、實行。修行不必談了生脫死,先把六根修得好,就已是功德無量。
六根的修行就是:
第一、眼能見己身之過。
第二、耳能聞逆耳之言。
第三、鼻能嗅聖賢之香。
第四、舌能嚐真理之味。
第五、身能觸清淨之境。
第六、意能思慈和之樂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眼根修行
眼睛是靈魂之窗,如果沒有眼睛,不但生活上將會造成諸多的不便,而且無法欣賞到五彩繽紛的美麗世界。不過凡事有利有弊,眼睛有時候不當看而看,或是看錯了,也會造成人際之間許多的是非與糾紛。如何才能發揮眼睛應有的功能而不致產生麻煩,首先要做好「眼根」的修行。有四點說明:
第一、我們要修慈眼:慈悲是人間最美好的無價之寶,觀世音菩薩所以能被家家戶戶所信仰,就是因為觀世音很「慈悲」。所謂「慈眼視眾生」,能以慈悲的眼睛看人,人人都是菩薩,所以我們不要用懷疑的心眼看人,不要用不信任的眼光看人,不要用先入為主的觀念看人,而要以慈悲心待人,以慈悲的眼睛看人,則不但所遇都是諸上善人,其實當下自己就是慈悲的觀世音。
第二、我們要修慧眼:慧眼就是真理的眼睛、智慧的眼睛。一個人能透過般若智慧的眼睛來辨別是非、權衡輕重、知道善惡、了解好壞,這就是慧眼。有很多人不明理,就是因為智慧不夠,看不清事實真相,所以能修出一雙智慧的眼睛,才不會被假相所迷惑。
第三、我們要修法眼:法眼就是對真理的認識,例如對生從何來?死往何去?對宇宙的起源與還滅,乃至對一個人的生、老、病、死,對世間的成、住、壞、空,對心念的生、住、異、滅等,我們要用法眼去透視。法眼就如顯微鏡,再細微的事物,經過顯微鏡一照,真相就會顯現出來。所以我們要修出一雙法眼,才能看清人生實相。
第四、我們要修佛眼:佛就是覺悟真理的人。能用佛眼看這個世間的一切眾生,彼此都是平等無差別;能用佛眼看這個世間上的眾生,都如佛子羅睺羅,所以佛眼就是智慧、就是慈悲。能用佛眼來觀照人間,世間人人都是佛;反之,你用仇視的眼睛看人,人人都是冤家對頭,唯有用清淨的雙眼,才能見到清淨的自性。
每個人都有一雙肉眼,但是肉眼所見有限,肉眼只識大不觀小,所以「眼根的修行」,除了要修出一雙慈悲的眼睛、智慧的眼睛以外,進而要修法眼,要能見到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且能看裡看外、看大看小,甚至要修「佛眼」,所謂「佛觀一缽水,八萬四千蟲。」不過眼根修行更重要的還是要多看自己,要檢討自己的過失;要看別人,以期見賢思齊;要看世界,以拓展自己的心胸;要看未來,以建設人間淨土。所以「眼根」的修行有四點:
第一、我們要修慈眼。
第二、我們要修慧眼。
第三、我們要修法眼。
第四、我們要修佛眼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耳根修行
人的習氣,耳朵喜歡聽「讚美語」、「秘密語」、「是非語」、「甜言蜜語」,甚至無修養、無意義的話語;唯獨不喜歡聽「勸誡」、「忠告」的逆耳之語,這些都是不會聽話。真正會聽話的人,不但是「非禮勿聽」,而且要能善聽、諦聽、兼聽、全聽。關於耳根的修行,說明如下:
第一、要善聽:人要善於聽話,才會進步。所謂「善聽」,就是能把不好的話都聽成是好話;反之,不善聽的人,有時候好話也會聽成壞話。中國的四大菩薩,觀世音菩薩騎鰲魚、文殊菩薩騎獅子、普賢菩薩騎大象、地藏菩薩座下騎的就是叫「善聽」的白犬。會聽話的人,所謂「佛法如大海,流入阿難心」;不會聽話的人,左耳入,右耳出,把別人的話當耳邊風,甚至「聞善言不著意」,這就是不會聽話。
第二、要諦聽:「諦聽」就是要認真聽、注意聽,不要聽錯了!有時候下屬對長官報告,長官沒有用心聽;有時候長官吩咐部下,他只聽了前面的一句,後面沒有聽完全,這就是沒有諦聽。所以耳朵的修行要會諦聽,像《金剛經》裡釋迦牟尼佛囑咐須菩提要「諦聽!諦聽!」就是不要聽錯了。
第三、要兼聽:兼聽就是不能只聽一面之詞,要採納各方的建言,所謂「兼聽則明,偏聽則暗。」懂得兼聽的人,他能「聞一知十」;不會兼聽的人,聽了十句,他只懂得一句、兩句。所以,弘法傳教之人能兼聽,多聽別人的意見,才能觀機逗教;一般人能多聽別人之言,才能善解人意、才能融入群眾。
第四、要全聽:全聽就是不要斷章取義,對於前因後果、來龍去脈,從頭到尾,我都能聽清楚,都能了解。因為一切事必有它的前因、有它的背景、有它相關的歷史因緣。歷史,不僅記載了先人努力創業的經過,亦為後人留下了祖先永恆的智慧;透過對歷史的認識,可以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根。所以聽話要全聽,沒有全聽,就不能完全了然。
目不能自見,鼻不能自嗅,舌不能自舐,手不能自握,唯耳能自聞其聲,因此為人應該「慎言語以養其德」,尤其應該學會聽話的藝術,這就是耳根的修行。
關於耳根的修行,有四點:
第一、要善聽。
第二、要諦聽。
第三、要兼聽。
第四、要全聽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鼻子的修行
人的生命在呼吸間,透過鼻子的呼吸,生命才能經由一呼一吸而持續存在,如果有一天忽然一口氣不來,一期的生命就會終止,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死亡。鼻子除了職司呼吸外,它的另一個功能就是能嗅香臭味,因而產生好惡分別,進而生起愛憎之心,乃至起惑造業,所以鼻子需要修行。關於鼻根的重要與修行,有四點說明:
第一、它是生命的泉源:人要呼吸才能生存,呼吸主要的器官就是口鼻,有時我們不小心感冒了,鼻涕直流,造成呼吸不順暢,人就會更不舒服。或是有的人不幸發生意外,想要探知此人是否還活著,大都會先摸摸他的鼻子,試看到底還有沒有氣息,一旦沒有了氣息,可能就是死亡了。因為鼻子關乎我們的生死存活,所以不但在人體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在修行上也要靠它助長生命的發展。
第二、它如香臭的探子:鼻子是一個探子,它像情報員一樣,空氣中彌漫什麼味道,不管是香、是臭,是新鮮的空氣,或是污濁不堪,乃至有毒的煤氣、瓦斯等味道,都是由它最先察覺,然後知會其他五根,進而產生好惡。一般說來,當人聞到芬芳花香,就有清淨的感覺;聞到喜歡的香味,就覺得很有氣氛。所以,佛教徒燃香供佛,在香煙繚繞、香味芬芳的環境裡,能讓我們身心自在,增加修行的效果。
第三、它做善惡的辨別:聞香逐臭是鼻子的專長,它不但和舌頭一樣,對味道特別敏感,如果不合其意的味道就會排斥、打噴嚏;反之,適合它需要的空氣,則會盡情地多吸幾口。此外,一個人的善惡好壞,鼻子也能嗅出幾分,我們有時處在一個詭譎的環境裡,面對一個不懷善意的人,空氣中自然散發出不一樣的氣氛,這時鼻子也能感覺得到。所以,菜餚的鹹淡要靠舌頭品嚐;空氣的淨穢、人格的善惡,要由鼻子來辨別。
第四、它懂人生的風味:人生充滿酸甜苦辣、悲歡離合,這就是人生的滋味。有時候我們看到別人不幸的遭遇,自然為之鼻酸,甚至一掬同情之淚;有時候朋友歡聚的場合,總會烹調一些美味佳肴,我們也能聞香而來,同享快樂的氣氛。
所以,隨著鼻子的觸覺寬廣,我們也能感受不同的人生風味,體會各種人生百態,這也是人生的修行。
在人體六根當中,鼻子是一個很重要的器官,對人的生存和修行,都有重要的地位。鼻子的修行有四點:
第一、它是生命的泉源。
第二、它如香臭的探子。
第三、它做善惡的辨別。
第四、它懂人生的風味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舌根修行
一個人的六根,可以說舌頭最容易造罪,因為舌頭不容易說好話,甚至不肯說真話,所謂「三寸不爛之舌」,假的可以說成真的,好的也能說成壞的。不過,若能善用舌頭,有時候「舌燦蓮花」,透過舌頭說法,這是無上的布施;或是說一些讚美、鼓勵、給人信心的好話,都能成就別人的好事,也是自己最好的修行。所以「一言以興邦,一言以喪邦」,舌頭最是需要修行,有四點提供大家參考:
第一、要能說愛語:愛語如陽光,可以把溫暖散播十方;愛語如花香,能夠把歡喜帶給眾生。平時與人相處,臉上常露笑容,口中常說愛語的人,其親切、慈悲,自然可以贏得人緣。若由個人擴而大之,讓社會上人人都能常說愛語,必能創造一個充滿愛心的世界。所以,「愛語」一句,不但給人歡喜,也是自己最簡易的修行。
第二、要能說慰言:一個人遭逢失意的時候,朋友能適時給予幾句安慰、鼓勵的話,有時勝過千金的資助。因為人在挫折、喪志,對前途感到灰心絕望的時候,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舞;能夠重新燃起希望,重新建立信心,重新鼓舞勇氣,就有力量東山再起。所以,我們平時說話,要能給人信心,這是莫大的功德;反之,說話傷人,讓人喪失求生的意志,形同殺生,不可不慎。
第三、要能說善事:古人將「隱惡揚善」視為美德,今人則以「隱善揚惡」為能事。其實,中國人所謂「家醜不可外揚」,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的短處、隱私被人揭發,所以做人要將心比心。對於別人的善行好事,我們要替他宣揚;反之,別人的缺失則應尊重當事人的隱私權。所謂「揚善如報恩」、「隱惡是修養」,一個有道德的正人君子,能夠常說好話,口宣善事,必然常保口氣芳芬。
第四、要能說佛法:《金剛經》說,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,不及流通四句偈的功德,所以有謂「諸供養中,法供養第一。」物質的布施,只能救濟一時之貧;一句佛法真理,能夠讓人明理、有智慧,不但能濟今生之苦,而且生生世世受用無窮。所以,一個人若能對人傳授有用的知識、技能,甚至效法佛陀出廣長舌,宣說佛法真理,這才是最究竟的慈善,也是舌根最大的修行。
舌根的修行,就是平時說話除了不能惡口、兩舌、妄言、綺語以外,進而要說愛語、慰言、善事、佛法,讓人聽後心生歡喜、充滿信心、提升道德、開啟智慧,這就是舌根的修行。希望大家都能善護口業,好好修行,切莫造殃。有四點提供參考:
第一、要能說愛語。
第二、要能說慰言。
第三、要能說善事。
第四、要能說佛法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身根修行
一個故事說,過去有一位老禪師在深山裡打坐修行,有一個魔王想來嚇他、破壞他的道行,因此見了禪師後,身體一變,兩隻眼睛沒有了,只剩兩個窟隆,當然很可怕!但是老禪師一點也不害怕,他說:「哦!這是什麼東西呀?怎麼沒有眼睛呢?不過也好,沒有眼睛以後就不會亂看了!」魔王發現沒有眼睛並不能嚇倒禪師,便又搖身一變,沒了耳朵!「哎呦!怎麼沒有耳朵?也好,沒有耳朵以後就不會隨便聽信讒言了!」魔王一看,嚇不倒禪師,又再一變,鼻子沒了!老禪師又說:「沒有鼻子也好,以後就不會亂聞香、聞臭了!」魔王再變,舌頭、嘴巴也沒有了!老禪師又說:「哎呦!沒有舌頭很好,以後就不會亂說話、亂罵人了!」魔王不死心,又再一變,連身體都沒有了!老禪師說:「沒身體更好,既不會打人,也不會做壞事。」
老子說:「吾之大患,在吾有身。」身體是純大苦聚,是萬惡的淵藪;但是佛教認為,身體雖是四大假合而有,是虛妄不實的,然而吾人必須「借假」才能「修真」。所以,對於身體,我們還是要好好照顧,更要好好修行。
「身」的修行有四點:
第一、要威儀端莊:佛門非常注重威儀,所謂「三千威儀,八萬細行」,僧伽的一襲袈裟,乃至舉手投足間,都能展現威儀度眾;尤其佛陀的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更是令人折服。平時我們要注意自己的威儀,當我們跟人見面時,外表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固然重要;尤其「誠於中,形於外」,外表威儀端莊的人,必然也有一顆真摯誠懇的心。能夠裡外一如,威儀端莊,這就是修行。
第二、要禮拜謙恭:我們平時跟人見了面,都會禮貌性的點頭招呼,尤其見到長輩或聖賢的肖像,都會禮拜,表示恭敬,這就是身體的修行。另外,佛教徒平時要禮佛、拜懺、跑香、打坐等,這主要就是身的修行。
第三、要氣質善良:人為什麼要讀書?因為讀書可以知書達禮,可以改變氣質;佛教徒為什麼要修行?也是為了淨化心靈,培養慈悲心、喜捨心、感恩心、慚愧心等。當內心有了善良的心性,自然能變化氣質,表現在外的舉手投足,乃至從面孔一看,自然會給人一種祥和、親切的感覺,這就是修行。
第四、要勤勞服務:修行不是懶惰的代名詞,不是隱遁深山、自修自了;真正的修行要在日常生活裡,從工作中發心為人服務、為人解難、為人說法。透過勤勞服務,與人廣結善緣,實踐菩薩道,這才是修行的真義。
佛經說:「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;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待何生度此身。」我們今生有幸得生為人,應該把握難得的人身,好好修行,切莫空負此生。
身根的修行有四點:
第一、要威儀端莊。
第二、要禮拜謙恭。
第三、要氣質善良。
第四、要勤勞服務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心的修行
佛經裡有個譬喻說:人的身體就像一座村莊,在這個村莊裡住了六個人,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。他們猶如六個強盜土匪,日夜在我們身體的村莊裡擾亂,使我們不得安寧。而這六個盜賊平時由「心」當首腦,「心」是大元帥,統領著六根,他叫眼睛亂看、耳朵亂聽、鼻子亂嗅、舌頭亂嚐、手腳亂做。所以講到六根的修行,所謂「擒賊先擒王」,「心」的修行最為重要!有四點意見:
第一、要會思維:思想是促進人類文明的動力,人因為有思想,故能開發智慧,因而佛教講「以聞思修而入三摩地」,儒家也主張「學而時習之」、「學而不思則罔」。思想到了極致,就是開悟。當初佛陀的悟道,也是經過苦思冥想,才能悟出宇宙人生的道理,而能了然於胸。所以,我們的心平時要常思維真理,要多想好事。
第二、要具靈巧:人有好多種,有的人很笨拙,有的人很靈巧。笨拙的人不容易受人欣賞,靈巧的人到處受人喜愛。靈巧有時候是與生俱來的,有時候靠後天用心學習,也能轉笨拙為靈巧。學佛修行,首先要有一顆靈巧的心,要會變化,不要太刻板,不能太執著,才能對真理心領神會。
第三、要肯接受:人在學習的過程中,最重要的就是學習「接受」,不能接受,父母、師長傳授給你再好的道理、再好的方法、再好的東西,都不能成為你的;唯有接受,才能成為自己的資糧與養料,所以佛經裡譬喻聞法要「如器受於水」。乃至世間舉凡正當的、清淨的、善良的、真實的知識、道理、技術,都應該好好接受,自己才會不斷進步、成長。
第四、要能包容:世間是一半一半的世界,白天一半、夜晚一半,男人一半、女人一半,好的一半、壞的一半……。我們對於好的固然要接受,對於不好的也要能包容;唯有好壞都能接受、包容,才能成就全面的人生。所以,學習「包容」,就是擴大自己、昇華自己、圓滿自己。
俗語說:「澆花要澆根,修行要修心。」心修得正、修得好,自然一切皆正、一切都好,所以佛教有謂:「佛說一切法,為治一切心;若無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。」心的修行很重要,有四點:
第一、要會思維。
第二、要具靈巧。
第三、要肯接受。
第四、要能包容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居家的修行
人都要修行,修行不是出家人的專利,在家也能修行。修行也不一定要到寺廟裡去,家庭就是道場,就是修行的好地方。
關於居家修行,有四點看法:
第一、恭敬父母,盡心孝養:敬事長上,孝養父母,這是居家的第一修行。所謂「堂前雙親你不孝,遠廟拜佛有何功?」父母是我們現世的福田,父母就如佛菩薩一樣,是我們應該恭敬的對象。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懂得要孝順,說他能為天下眾生服務,說他能對佛菩薩恭敬,實在不免讓人質疑。
第二、恆以善法,教育眷屬:家庭裡,父母子女,兄弟姊妹,伯叔妯娌,我和這許多眷屬相處,應該要施以道德、慈悲、仁愛、因果等善法,要用這許多好的道理來教育眷屬,影響眷屬,讓大家每天都活在善法裡面,不要走岔了路,否則一失足成千恨,將來難以回頭,實在很可惜。這是居家的第二修行。
第三、愍念童僕,知其有無:有的人家裡雇有童僕,或者公司聘用職員,要懂得愛護他、照顧他,尤其要知道他的需要。有時候屬下缺少資用,生活有了困難,你能適時幫助他解決,他就能一心一意的為你服務;如果你不能善體他的需要,不能解決他的問題,雖然他的人在你身邊服務,心沒有跟隨你,這就是失敗的領導人。所以,愍念童僕,知其有無,這也是修行。
第四、近善知識,遠離惡人:我們在日常生活裡,要親近善知識,善知識就是我們的良師益友。所謂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」在我們的人生旅途裡,有了善知識的扶持,才能免於走上歧途。甚至我們不僅要親近善知識,遠離惡友;進而能成為別人的善知識,勸善規過,這是居家的第四修行。
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解。」真正的修行,要從生活中去體證、落實,所以關於居家的修行有四點:
第一、恭敬父母,盡心孝養。
第二、恆以善法,教育眷屬。
第三、愍念童僕,知其有無。
第四、近善知識,遠離惡人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修行在人間
一般人談到修行,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,認為修行若不是在佛堂裡誦經拜佛,就是到深山裡遺世獨立,不食人間煙火,這就叫做修行。其實六祖大師說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;離世求菩提,猶如覓兔角。」真正的修行,要從生活的做人處事做起,你能待人慈悲,就是修行;你能負起應負的責任,就是修行;你的言行舉止安詳從容,與人和樂相處,也是修行。修行不是口號,不是儀式,而是從身心行儀裡流露出來的道德、涵養,這才是真修行,所以離開生活,離開人間,別無修行可言。
至於如何在人間修行?有以下四點意見:
第一、學習愛語:俗語說:「好話不怕千回說。」一個人要做人成功,愛語要說得多;工作要做得成,愛語也不能少;凡是所行所做,對待朋友,都要有愛語。世間上沒有人不喜歡聽好話,一個人常常說好話,你就會變成好人,你的事就會變成好事,當然別人也歡喜你這個好人好事。所以平時要多說愛語,多說讚美的話、尊重的話、成就別人的話,這些都是多多益善。甚至有時說一些不切實的讚美來替他人戴高帽子,也未嘗不是一種美德。
第二、學習關懷:對人有了愛語,還要有切實的行動,用真心去關懷別人。比方說,力量不足的人,給他一些助力;財力貧乏的人,給他一些布施;學問不夠的人,傳授他一點知識;技藝不精的人,教導他一些技能。懂得關懷別人,這就是慈悲,就是修行。
第三、學習應對:一個人即使學富五車,不懂得應對,總是愚人。平時待人處事,舉止進退,都要懂得分寸。當人家待我一分好,我要加倍對他;別人跟我說一句話,我要回應他兩句;別人給我一個微笑,我要報以二次、三次的微笑。一個懂得應對的人,人際關係必然和諧。
第四、學習忍耐:在生活、工作裡,最大的力量就是忍耐。忍耐可以激發心中的力量,有力量自然就不會煩惱、不會動心、不會起瞋,且能愈挫愈勇,忍到最後就有智慧看世間萬象,這就是最大的修行。
所以,如何在人間修行?有以下四點看法:
第一、學習愛語。
第二、學習關懷。
第三、學習應對。
第四、學習忍耐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共修共學
修行和學習,是每個人一生的功課。有的時候我們需要自修、自學,有的時候也需要共修、共學。自修、自學就是我有自己的課程安排,我有自己的學習方式,這是屬於我自己個人的密行,我可以自由調配時間,自己安排內容。共修、共學就是跟大家一起學習,配合大眾的時間一起切磋勉勵。關於共修共學,有四點意見:
第一、有個人,更要有大眾:人,不能離群獨居,不能孤芳自賞,雖然每個人每一天都應該有自己獨處的時間,但更多的時間要和群眾在一起。尤其在學習修行上,不能閉門造車,不要自修自了,而要走入群眾,與人互動,所以佛門有所謂的共修、參訪等活動,也就是要去和合群眾,要與大眾融和在一起。
第二、有分工,更要有團結:所謂「分工」,就是分層負責,各自承擔自己應負的責任。但是個人承擔,有時候還需要大眾的幫助,所以分工之餘,還要懂得合作。能夠「分工」而又「團結」合作;有分有合,能合能分,才能發揮群策群力,達到集體創作的效果,完成更大的任務。就如寺院道場,平時也要和其他的友寺往來、聯誼,彼此互相觀摩、學習;個人的修行學習,也要有很多的道友、同參一起切磋琢磨,所以有分工也要有團結。
第三、有人情,更要有公德:人生處事,離不開情、理、法,有時候在不影響大眾權益的情況下,固然可以有自己的思想、自己的性格、自己的需要,甚至有時候不能不做個順水人情。但是所謂「寧教老僧墮地獄,不拿佛法做人情 」。在佛法真理之前,甚至在公理正義之前,也要有道德勇氣,要顧及大眾的需要,要有公共的道德,要有公共的服務,要有公共的來往,如此在修學的路上才能更有成就。
第四、有內修,更要有外緣:有的人光是自己修行,平時不肯跟人結緣,如此即使自己修得再好,果真能夠放下萬緣,真能修得與世無爭,甚至無欲無求;但是因為缺乏外緣,到處不受人歡迎,不受人歡喜,也不名為修行。所謂「未成佛道,先結人緣」。做人不是光靠一個人就能存在,所以修行和做人都要培養很多的因緣,有了因緣,個人才能存在。
人難免有惰性,透過共修、共學,可以藉助大眾的力量,督促自己用功,借助外緣的砥礪而不致懈怠。共修、共學的好處,就像一根木材燒出來的火,火光很有限;結合很多的木材,就能燒出熊熊的火焰,熱力就大了。又如一個手指頭打人,沒有力量,五個手指頭合起來成為一個拳頭就有力量,所以共修共學在我們學道的過程中,有時也是很重要的。
關於如何共修共學,有四點意見:
第一、有個人,更要有大眾。
第二、有分工,更要有團結。
第三、有人情,更要有公德。
第四、有內修,更要有外緣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六種修行
修行的方法很多,但不外要在舉心動念和言語行為之中去做功夫。以下六種方法,提供參考。
第一、面孔要有表情,要有微笑:微笑,是最美的色彩;有了表情,人間就會變得多采多姿,生命也會變得朝氣蓬勃。無論男女老少,一個微笑的表情,就像盛開的花朵,它能使頹唐的人得到鼓勵,使煩惱的人得到解脫,使疲勞的人得到安適,使悲傷的人得到安慰。
第二、眼睛要有慈悲,要有關懷:善目可以鼓勵別人,你看,講演者需要聆聽者專注的眼神,表演者需要觀賞者肯定的眼神。觀世音菩薩因為「慈眼視眾生」,給人護念,給人救苦,所以能為眾生做慈航。
第三、口中要有好話,要有讚美:口,是修行最好的方便,但也是最難修行的關口。不懂得說話的藝術,容易禍從口出,招怨惹嫌;會說愛語的人,能以好話給人讚歎、給人信心、給人歡喜,所以到處廣結善緣。
第四、耳朵要有善聽,要有分辨:有的人會聽話,善解人意;有的人不會聽話,誤解人意。所以佛教裡有謂「善聽」、「諦聽」、「兼聽」、「全聽」。聽話,要能聽得出人家的話中之意,要懂得思考分辨,尤其要不聽是非而聽實話。
第五、手腳要有服務,要有助人:吾人的手腳,要用來為人服務。例如,人不識路,你為他指一下方向;走路不方便的人,你能攙扶他一下。能用手腳為人服務,才能發揮手腳的功用。
第六、心裡要有祝福,要有尊重:我們有時發心布施,或捐助金錢,或贈以物資,其實都還是有限的,心香一瓣,才更可貴。世間上,有形有相的東西總會「無常」;無形的祝福,才是無限無量。
修行離不開行住坐臥,生活中掌握這六種原則,面帶微笑,慈眼視人,口說好話,善聽分辨,為人服務,心常祝福,不僅為世間留下善用,也是最簡便、最具體的修行道場。
第一、面孔要有表情,要有微笑。
第二、眼睛要有慈悲,要有關懷。
第三、口中要有好話,要有讚美。
第四、耳朵要有善聽,要有分辨。
第五、手腳要有服務,要有助人。
第六、心裡要有祝福,要有尊重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「無」的修行
世間上的人總是在「有」上求,有車、有子、有錢、有名等,其實「有」還是有限、有量、有窮、有盡。佛法教我們從另外一個「無」上去思考,你「無」欲則能剛強,你「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」,就能「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」。「無」不是沒有,「無」是無限量、無窮盡。那麼,我們怎樣有一個「無」的生活呢?有四個修行方法:
第一、諸惡無染:「染」有漸進的力量,不容易使人察覺,因此,對於一切的惡習、惡念、惡事、惡友,我們不要去沾染,一旦沾染,就不容易捨離。所謂「禍福無門,唯人自招」,只要為人正派,不該做的事情,不要去做,自然不會招惹無謂的麻煩。
第二、諸行無私:孔子說:「天無私覆,地無私載,日月無私照」。天地無私,所以成其大;日月無私,所以能遍照。人生假如想要有一番作為,你凡事只想到自己,只有招致自私的結果,沒有人緣、沒人幫忙,勢單力薄,難以成事。反之,若是心念作為皆能為大眾設想,自然會有大眾的因緣共同來成就,結果必定會更好。
第三、諸心無住:倘若我們平常的舉心動念都住在五欲六塵裡,念念在金錢上,念念在愛情上,念念在名位上,必然患得患失,不得安寧。《金剛經》說: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。」心無所住,就能無所不住,「猶如木人看花鳥,何妨萬物假圍繞」,如虛空一般,生命必然擴大無比。
第四、諸情無執:一般人與人互動付出時,總希望能獲得對方同等份量的回報,用情愈深,期待愈大,如果沒有符合自己所預期,煩惱也就越多。佛教則主張用理智淨化感情,用慈悲昇華感情。你的感情昇華了,你不執著,就不會有情執。古人有謂「情到濃時反為薄,情到深處無怨尤」;佛門也說「莫嫌佛門茶飯淡,僧情不比俗情濃」;你沒有執著,看起來好像無情,其實平平淡淡最是真,平平常常最永恆,其中蘊含無限慈悲,無限智慧。
「無」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,吾人薄地凡夫雖尚未能體證,至少在日常生活中,應該努力做到四種「無」。
第一、諸惡無染。
第二、諸行無私。
第三、諸心無住。
第四、諸情無執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真修行
有的人把佛法研究得很透徹,有的人講經講得很精湛,有的人禪坐的工夫非常深,有的人念佛念得很迫切。什麼是真修行?修行不一定意指出家人或宗教家的行持,其實任何一個人都應該要有修養,有修養就是有修行。現在有四點修行的意義,提供大家參考:
第一、在受苦時處之泰然:世間什麼最苦?生不得志,攻苦食淡;貧賤患難,人情最假。不管什麼苦,都不如佛教的「八萬四千苦」,一語道盡「苦」為世間之實相。古人說「道在苦中磨」、「知苦方有道」,在在說明真修行在受苦受難的時候,仍然感到泰然,仍然感到自在。佛弟子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尊者,著糞掃衣,宿居塚間,食腐敗汁,遭受外道陷害,身處危難,但是他的內心安然,不以為苦,甘之如飴,所以這是真修行。
第二、在委屈時忍耐放下:一個人最難忍耐的就是自己受到委屈,覺得不公平,不合理。假如在這個時候,不計較、不比較,就是一個有修養的人。比方,被人誤解時,能不急於為自己解釋辯駁;或者當別人出語不遜時,心裡能夠忍耐承受,以平等、放下的心來處事,修行就能見真章。
第三、在忙碌時氣定神閒:有些人覺得要到深山裡去苦思冥想,或是眼觀鼻、鼻觀心的自我獨居才是修行。其實,真正考驗一個人的修養,是在忙碌時。假如你平時修養很好,在忙碌時就不會心煩意亂、手足無措。如果生氣發怒,那就表示功力還不到家。一個人在忙碌時,仍然能夠氣定神閒、井然有序,才是真修行。
第四、在受辱時心懷慈悲:我們在受到利益、順境、好處時,心裡感到很安樂,就能以慈悲心待人;反之,在受到他人侮辱時,還能不計較,可憐對方的無知,以慈悲的心量來原諒他,這個就是真修行。佛弟子舍利弗遭人毀謗污辱,但是他的心中毫無一絲怨恨,反而躬身反省,把吃的東西吐出來,以表示清白,他的心猶如大地,能容納清淨之物,亦可堪載污穢屎尿,同時以慈悲心對待毀謗的人。舍利弗是真修行的榜樣。
所以什麼是真修行?主要是對你的身心有所幫助,能在你的心理上,改變一些觀念,那就是修行。真修行有四點:
第一、在受苦時處之泰然。
第二、在委屈時忍耐放下。
第三、在忙碌時氣定神閒。
第四、在受辱時心懷慈悲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修行戰略
世間最困難的戰爭,不是百萬雄兵對峙,也不在於敵我陣勢相當,而在於內心的佛魔之戰。《四十二章經》形容,修行者好比披甲上陣與百萬煩惱魔軍作戰的勇士,心性怯弱的人,大多半途而廢,只有堅持願力者,能夠達到最後的勝利。那麼修行要有幾種「戰略」呢?
第一、以正見持戒為盔甲:有形的盔甲可以抵禦強敵,保衛自身,而正見的盔甲可以抵擋誘惑,遠離貪瞋癡三毒。因此,首先要建立「正見」,才能走上正道;有了正確的人生觀,還要持戒力行,才能圓滿生命。
第二、以智慧方便為刀劍:經典說:「以智慧劍,斬煩惱賊,破生死軍,摧伏魔怨,荷負一切,令諸眾生皆得解脫。」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,手持寶劍,就是象徵以智慧劍,斬斷煩惱魔軍。有了智慧,加上自利利他的方便法,可以捨棄自私小我,進而成就無私大我的生命。
第三、以精進勇猛為力量:世間舉凡艱巨的工作,都由勇猛堅持而完成,光明燦爛的前途,也無不由精進不懈而圓滿。因為精進的力量,可以解開心中的纏結,勇猛的力量,能夠驅策前進,不生畏退。如此必能克服困難,成就功業。
第四、以慈忍大願為戰術:慈,可以對治瞋恚,能化解內心無明怨懟;忍,具足大勇大力,能成就世間一切功德。如《忍辱經》所說:「懷忍行慈,世世無怨,中心恬然,終無毒害。」再以願心做目標,如此可以增加內心的力量,降伏煩惱。
第五、以戒定慧學為統帥:戒如清水,能洗滌我們心地的污垢;定如瓔珞,能莊嚴我們的身心;慧如明燈,能照亮我們的前程。以戒定慧三學做為我們與煩惱戰鬥的統帥,可以降魔,可以獲得無量的法財。
第六、以八種正道為大軍:八正道是離苦得樂之道,也是轉凡成聖的途徑。正見因緣果報、善惡業力、無常苦空;正思喜捨、慈愛、巧慧、結緣,正語誠實、柔軟、愛語、善言,正業是護生不殺生、布施不貪取、持戒不邪淫,正命是從事合理的經濟生活,正精進增長悲智,斷除貪瞋,以正念做為安住身心之處,以正定開啟般若智慧。這些都是吾人防守六賊的堅固城牆,也是戰勝煩惱魔軍的勇猛大軍。
人生存在世間,就必須要有強盛的鬥志,勇於向自心的無明、懈怠、執著挑戰,來提升心靈的境界,讓每一天的生命都有新的進步成長,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價值。以上這六點,是重要的修行戰略方法。
第一、以正見持戒為盔甲。
第二、以智慧方便為刀劍。
第三、以精進勇猛為力量。
第四、以慈忍大願為戰術。
第五、以戒定慧學為統帥。
第六、以八種正道為大軍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處世哲學
人在世間上生活,總要與人相處,都要和人共事。如何相處共事,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一套方法應付,這就是處世的哲學。關於「處世哲學」,四點意見提供:
第一、不說人非,是厚道:世間上最可怕的就是「是非」,是非無有定論,但殺傷力卻其大無比。有的人被是非所困,終日擾攘不得安寧;有的人給是非陷害,喪失了本有的成就。所以我們不說別人的是非,就是厚道。而當自己面對是非時,要緊的是不聽是非、不傳是非、不怕是非。當一個人人情參不透、是非辨不清時,就會起無明,所以批評別人的話當於人前說,自然可免是非。
第二、不辯己是,是高見:人際相處,有時候難免會被別人錯怪、誤會,有的人急於保護自己,就百般辯白。其實真正高明的人,不必為自己辯解,那怕是自己沒有錯,不過你能自我反省,自我認錯,並不會蝕本,反而增長陰德。所以有時候不要太計較自己的得失,人家的一言一語不要太在意,因為「毀謗」打倒不了一個有志氣的人,除非自己本身不健全、沒有實力,因此面對毀謗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辯白,不辯己是才是高見。
第三、揚人善事,是結緣:佛教講「未成佛道,先結人緣」,心存歡喜、恭敬、祝福的心,就是一種結緣的心,尤其給人好因好緣,就是最好的供養。有時候背後說人家的一句好話,稱揚別人的一件善行,就是幫他鋪路,給他一些方便,這就是最好的結緣。能夠常常不吝揚人善事、稱人美德,結緣多了,自己也會得到很多的方便。
第四、隱人往惡,是修德:古德云:「休將自己心田昧,莫把他人過失揚;謹慎應酬無懊惱,耐煩做事好商量。」中國人過去總把「隱惡揚善」視為做人應有的美德,但今人往往「隱善揚惡」,並且儘可能以揭發別人的隱私為能事。其實做人要將心比心,自己的過往又何嘗願意讓別人當成話題談論,既然己所不欲,豈可加諸他人?因此懂得隱人往惡,必是有德之人。
處世的哲學當然很多,只是一個人只要能夠做到「不說人非、不辯己是」,進而「揚人善事、隱人往惡」,必能廣結善緣,積聚功德,如此人生的旅途必然走得更平順,而不致於感嘆世道坎坷,人間路難行。所以處世的哲學有四點:
第一、不說人非,是厚道。
第二、不辯己是,是高見。
第三、揚人善事,是結緣。
第四、隱人往惡,是修德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如何修持正法
什麼是正法?我們要如何修持正法?人與人之間有人道,人道就是正法。世上的忠孝、慈悲、信義,這些倫理道德都是正法。我們想在社會上求財,不能用邪法、外道,要用求財正法。此外,在感情上、人情上,不論什麼道,也都有其正法。應如何求得正法呢?在《正行經》裡提到四點:
第一、精進聽聞正法:修持正法的首要態度,就是以一顆精進的心,多聞薰習,如此才會對正知、正見有所了解。聽聞能知道理,聽聞能知意義,最重要的是,聽聞會增加自己的信念。所以許多人在聽聞正法,追求正當的宗教信仰時,會感到正法之味,如飲甘露,會勤求正法而不覺得疲厭,因為在樂法裡,會獲得更多的法喜。
第二、精進護持正法:《梵網經》說:「聞一言謗佛音聲,如三百矛刺心。」正法就是世間上的正義、世間上的公理。對於正法,我們必須努力不懈的護持。在佛教裡,我們常用「護法」來稱讚正信的佛弟子;一位充滿熱忱的護法者,還會為信仰、真理而犧牲奉獻呢。
第三、精進演說正法:為使正法利益眾生,我們必須時時宣揚和解說正法。《金剛經》說:「若有人講說四句偈,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的布施。」意思是廣為眾生演說正法,令人深信因果,止惡向善,散播菩提種子,社會必定美好,這種功德是勝過布施物質的功德。
第四、精進修行正法:任何艱巨的工作,無不是勇猛堅持才能完成;光明燦爛的前途,無不由精進不懈而得圓滿。精進的力量,能使人驅策前進,不生畏怯,自然能克服困難,道業增長。修行人要透過實修,方能體證、覺悟,圓滿自己。若不精進修行,則如金礦未經開採,終不能得。
諸佛皆是修行在人間,成佛在人間,唯有聽聞正法,護持正法,並且演說正法,修行正法,在浩瀚的宇宙中,發揮正知正覺的力量,才能成就佛道,為個人及大眾留下善美深遠的影響。
第一、精進聽聞正法。
第二、精進護持正法。
第三、精進演說正法。
第四、精進修行正法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如何修身
一個人,之所以要修身,是為了要健全自己;自己健全了,對於家庭、社會、朋友、事業,都有幫助。修身,才能知道如何與人往來。我們要如何修身呢?有四點意見:
第一、居家要儉:一個人如果貪慕榮華,只圖享樂,必然助長惡行,有時更因此而招致家敗身喪。如李商隱說:「歷覽前賢國與家,成由勤儉敗由奢」。節儉並不是慳吝、一毛不拔,而是實不虛華,食不求精,衣不求美,飽暖則足。司馬光說:「由儉入奢易,由奢入儉難」,養成了奢華無度的習慣,再富有的家庭終必淪為貧乏;反之,如果能謹身節用,一粥一飯不奢靡浪費,自必因此而有所積蓄,甚至轉貧為富,所以,居家要儉。
第二、創業要勤:這是一個物競天擇的社會,「適者生存」是必然的定律。一個人要想成功立業,不是靠家人的聲望,也不是取決於出身的高低,而是端看自己的勤勞與努力。語云:「勤有功,戲無益」,勤才能改變你的人生,即所謂「勤能補拙」。一個出身貧窮的人,只要能勤勞,必能轉窮為富,如香港塑膠花大王李嘉誠、日本汽車王國豐田佐吉,不都是以勤勞的汗水,創造出成功之路的嗎?所以勤勞是創業之道。
第三、待人要謙:人際間的相處,有一個重要的秘訣,那就是謙虛。一個人的學識再好,如果高傲不知謙虛,難受主管的青睞;一個人的容貌再美,如果自負不知含蓄,難受他人的讚美;一個人的能力再強,如果不懂得忍讓,難得他人的友誼。曾國藩說:「謙,則不招人忌;恭,則不招人侮。」所以謙虛和睦,才能獲得人緣;謙恭有禮,才能受人尊敬,所以「謙」是待人之道。
第四、處事要和:「和氣迎人,則乖滅」。瞋怒,不但有害人體的健康,還常使小過變成大過、有理變成無理,甚至做出不當的抉擇,因此在待人處事上,要能心平氣和。心平氣和能讓頭腦冷靜,心平氣和才不失方寸,心平氣和才能制剛躁之氣。古人云:「心平氣和,而後足以平不平以致乎平,大事化為小事,小事化為無事」。所以,「和」是處事之道。
人與人相處,不知道自己的缺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,故凡事不要總是指責別人的不對、不是、不好或不應該。須知在世間法上,往往是對外容易對內難、修身容易修心難、做事容易做人難、讀書容易明理難。
關於「如何修身」,有四點意見:
第一、居家要儉。
第二、創業要勤。
第三、待人要謙。
第四、處事要和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修身的準則
儒家說: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。家的根本在個人,個人修身後,有了高尚的修養,才能齊家,家齊後才能治國、平天下。佛教亦云:「仰止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」。學習佛陀的精神,要能克己復禮,道德自律,才能開發光明的智慧。由此可知,世間上不管那一種宗教,都非常重視修身之道,因為修身才能去蕪存菁,修身才有光明磊落的胸懷,以及擇善而行的節操。歷代賢者,能為眾人表率,皆從自我修身做起。
以下有四點「修身應有的準則」,提供參考:
第一、修身要能有高雅的氣質:金錢可以買到華麗的衣服、可以買高級的化妝品,但是買不到氣質,人的氣質是由修身而得。《大學》云:「欲修其身,必先正其心。」正心,則能克制自己的妄心、約束自己的行為,並且以禮來涵養性情,就如孔子所說,凡是不合禮者,不看、不聽、不說、不做,如此必能儀容端莊,風度良好,且能具有高雅的氣質。
第二、修身要能有莊重的風度:一個人,日常的言行舉止是否篤敬謹慎,為人處事是否圓滿無憾,就在他平日對自我修身的要求。孔子曰:「誠於中,形於外」,一個有涵養、有風度的人,其所顯現出來的氣質,必然具有雍容莊重的風度,如三國時,諸葛亮的「喜不大笑,怒不暴跳,哀不嚎哭,樂不輕佻」,這就是賢能之人的莊重氣度。
第三、修身要能有親和的舉止:現今的社會,無論是學者、商賈或是政治人物,如果要能受到別人的愛戴,一定要具有「居上不驕,居下不卑」的親和舉止,因為不驕不媚的親和行為,才能拉進人我的距離,更是獲得人緣、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方法。親和的行為不但是修身的方法,也是待人處世的原則。
第四、修身要能有中道的觀念:人們在立身處事時,要能有不偏不執、不卑不亢的態度,要能有清淨淡泊、樂觀積極的心態,不受人我是非所擾、不受世間利誘所迷。如《論語》所說「君子惠而不費,勞而不怨,欲而不貪,泰而不驕,威而不猛。」如此則能從容處事,態度才能安詳。
語云:「求助不如結緣,求福不如修身。」修身的準則有四點:
第一、修身要能有高雅的氣質。
第二、修身要能有莊重的風度。
第三、修身要能有親和的舉止。
第四、修身要能有中道的觀念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行事的要領
人,要在世間上生存,一定要做事,做事要懂得掌握做事的要領,才能事半功倍。朱浮言:「智者順時而謀,愚者逆理而動。」做一件事如果不懂得要領與步驟、沒有與時俱進的眼光與智慧,不但花費時間、金錢,更達不到預期的效果,所以現代的企業非常講究管理學,以及行事的要領。
什麼是「行事的要領」呢?有四點:
第一、有智更要有慈:古德云:「人用剛,吾以柔勝之;人用術,吾以誠感之;人使氣,吾以理屈之;天下無難之事矣!」行事要有跳「探戈」的智慧,才能達到目的又不會傷人。除此之外,還要有慈悲心,有慈悲的人,才能為別人著想,才能體諒別人,才能愛護他人。歌德說:「仁慈是一條將社會連貫起來的金鍊」。所以,行事要有智更要有慈。
第二、有勇更要有巧:處事要有勇敢進取的心,才不會因循守舊、躊躇不前。拿破崙說:「絕對沒有不因勇敢的希求成功,而能取得成功者。」所以,行事要先有「必勝」的決心,然後才有成功的希望。此外,還要有巧慧,如果光有「勇」,而沒有「巧」,只能稱之為「莽」。如三國時代的張飛,雖然很勇敢、很有膽識,終因沒有巧智而失敗。所以,行事要有勇更要有巧。
第三、有錢更要有德:有的人以為做人、做事只要有錢,就能萬事亨通。所謂「有錢能通神」、「有錢能使鬼推磨」;但是有錢不一定買得到健康,有錢也買不到壽命,更買不到別人對你的尊敬,所以金錢不是萬能的。我要如何讓別人心悅誠服的與我來往?培根說:「沒有比良好的品德與態度更受人歡迎。」由此可知,一個人要有高尚的品德,才能擄獲人心。所以,行事要有錢更要有德。
第四、有口更要有心:行事不可以光是嘴巴說說,而不兌現。孟子說:「人之易其言也,無責耳矣!」隨意開空頭支票的人,是沒有責任心、沒有信用的人,這樣的人會讓人不敢與他深交,更不敢與他有生意上的往來。因此《論語》說:「言必信」、「言忠信」,都是說明做人要言出必行,才能讓人信任。所以,行事要有口更要有心。
做事要有要領,懂得行事要領的人,必然也是個懂得做人的人。「行事的要領」有四點:
第一、有智更要有慈。
第二、有勇更要有巧。
第三、有錢更要有德。
第四、有口更要有心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生活修行四句偈
無論那一種宗教,都是講究自我的修行。好比衣服破了要補一補,東西壞了要修一修,人也會有行為不正、說話不正,乃至念頭不正的時候,這時也要修正,這就是修行。人的起心動念、言行舉止離不開生活,因此修行也是不離生活,以下舉出四點,可以做為生活修行依循的方向:
第一、涵養怒中氣:對一般人來說,對於忍苦、忍窮、忍飢、忍餓、忍冷、忍熱大都還能忍耐,但在做人處世上的委屈、不平、惱怒要去忍恨、忍怒、忍氣,就不容易了。尤其一口氣你忍得下去,這是很大的修行,也需要很大的力量。能以「養氣」代替「怨氣」,「和氣」代替「意氣」,這就是「涵養怒中氣」的功夫了。
第二、謹防順口言:想要修行,修口是一大法門。話,不能隨便出口,尤其是順口語,無論是憤怒的時候,或是高興的時候,越是要克制自己。生氣憤怒時,容易口出惡言,一句話傷害到人,再也收不回來;過度高興時,容易忘形,隨意的就許下承諾,洩露秘密,甚至說出不該說的話。因此,說話要三思,不可隨意順口而說。
第三、當心忙裡錯:有時候太匆忙,容易忙裡有錯。有一位媳婦,半夜接到母親病危的消息,連忙抱起床上的孩子就往娘家跑。走過田梗,慌亂的腳步讓她跌了一跤,幸好孩子沒有哭泣,抱起來又忙趕路。到了娘家一看,手中竟然抱著一顆冬瓜。她急著返回田裡,沒有看到孩子,只有一顆枕頭。當她哭哭啼啼回到家裡時,原來孩子還在家裡睡覺呢。愈是忙的時候,愈是要仔細用心;愈是忙的時候,愈是要謹慎小心。
第四、愛惜有時錢:國際知名企業家張姚宏影女士發心建寺辦學,利益眾生。問她為什麼?她說:「現在不做,等到將來我沒有錢的時候,會懊悔的啊!」是的,正當有錢的時候不做,等到錢去了再想做時,也沒有機會了,所以有一句話說:「常將有日思無日,莫待無時思有時。」推而廣之,凡事都應及時,當年壯力強時,應以體力報答人間;當腦力尚佳時,應以智慧貢獻人類;當有一片誠心因緣時,以心香一瓣,將好因好緣的生命,回饋社會十方。如何修行?「生活修行四句偈」,是很好的方法。
第一、涵養怒中氣。
第二、謹防順口言。
第三、當心忙裡錯。
第四、愛惜有時錢。
卷一 調適生命之道 開始
人的一切行為造作之始,都是來於心中的想法,因此心中的每個念頭,是決定你上天堂或下地獄的開始;心中的每個念頭,就是造成佛境與魔界的結果。魏徵在《諫太宗十思疏》中提到:「恐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,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,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」。所以,每個人都應該要慎始;開始的好壞、正邪,就是決定未來失敗、成功的轉軸。以下以四個「開始」來說明其重要性:
第一、崇山峻嶺始於土丘:重重疊疊的山巒,不必然本來就是崇山峻嶺,它可能是由滄海變為桑田,再變化成土丘,慢慢又演變而為層巒疊嶂的峻嶺。人的惡行往往也是由小而大,一個惡貫滿盈的人,常常是起自最初的歹念,所以人應該慎防開始的一念。劉備說:「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。」經常自省,自能讓惡念不積,如此才不會自我毀滅。
第二、汪洋大海始於細流:《法句經》說:「水滴雖微,漸盈大器。」小小的細流,日積月累,可能匯聚成長江黃河,成為汪洋大海,所以細流不容藐視。西晉文學家陸機說:「遠績不辭小,立德不在大。」小小的善行,可以救人一命;小小的結緣,可能改變人的一生,所以一點一滴的小善行,就是積聚鉅萬的善功德。
第三、千年萬劫始於彈指:一千年、一萬劫,看似好長好長的時間,但是這麼長的時間,也是從一剎那、一彈指,慢慢聚集而成;同樣的,成功的企業家、創意的設計師、筆補造化的作家,乃至於社會上有名氣、有地位的人,其智慧、創意、技巧、經驗,都是經過歲月的累積、時間的醞釀、生活的體驗而來的,世間萬物不能無中生有,所以,成功是經過學習的過程與時間的磨練。
第四、永恆成道始於信念:所有證悟者,或是社會上的成功者,都是來至於對真理的內涵不起疑慮,對於所學的技能不怯退,對於自己所建立的目標有正確的信念,如此才能有所成就。《華嚴經》說:信念與信心可以增長智慧,有了信就可以到達如來的境地;《大智度論》也說:信,就像人的手一樣,一個人到了寶山,有手就可以自由的取寶,如果沒有手就不能取拿。所以,「信」是學習上、修道上的根本。
俗語說:「好的開始,是成功的一半」,開始的方向正確了,才能到達目的地;開始的心念正確了,行為才能無誤。所以凡事的起始是很重要的,我們不能不注意。「開始」的重要,有四點說明:
第一、崇山峻嶺始於土丘。
第二、汪洋大海始於細流。
第三、千年萬劫始於彈指。
第四、永恆成道始於信念。